如曰吸门,必先呼出而后能吸入,有如辘轳之有升有降也。膏粱无厌发痈疽,热燥所使;痰薄不堪生肿胀,寒湿而然。
如六经篇首,则曰某经之为病,若六经所概论者,总归于太阳之首篇。乌药顺气僵蚕姜,枳壳陈皮芎芷详;甘草麻黄和桔梗,中风先服此为良。
儿医钱乙,字仲阳,载在宋史,一代之名流也。非探颐索隐,钩深致远,学贯天人,旁通物理者,未能<篇名>附论五篇(出《丹溪心法》)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,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,盖疾成而后药者,徒劳而已。
不过一补一泻。湿燥寒之病,所以属乎阴邪之所客,病既本于阴,苟不求其本而治之,则阴邪滋蔓而难图。
盖救人乃医家分内事,况多有病之轻者,有病之自能愈者,或病虽剧而可救者。人之皮毛肌腠,气分为阳,血脉为阴,荣行脉中,卫行脉外。
六合鹰爪藿香薷,砂参甘草术苓居;扁豆木瓜杏厚朴,半夏驱暑任驰驱。哮吼原来肺窍痰,又缘外热内包寒;咽喉日夜无停响,声音古怪若弦弹。